民间故事 《汨罗江畔的诗人》的歌词
民间故事 《汨罗江畔的诗人》文本歌词 |
民间故事 《汨罗江畔的诗人》LRC歌词 |
|
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臣子,他有智慧、有胆识,又很会写文章、作诗。最重要 的,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,时时刻刻为国操心。 楚国的臣子靳尚,看见才华洋溢的屈原,心中十分嫉妒,在楚王面前说尽屈原的坏话,楚王不能明辨是非,大怒之下,便把屈原赶出国去了。 当时,秦国与楚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,秦国一直想灭掉楚国,就设下了计谋,约楚王在武关相会,要将美女嫁给他。流浪在外的屈原听到了这个消息,十万火急的赶回国去,劝楚王千万不能答应。 楚王不理睬屈原的劝告,结果,楚王果然被秦国活活的害死。新的楚王继位了,但是靳尚又在新王面前搬弄是非,屈原第二次被赶出了国家。 可怜的屈原到处流浪,漂泊在荒山水畔,他用华美的文词,将一肚子的委屈,写成一首首爱国的诗篇。一天,有一位老渔夫划着小船,口里哼唱小曲,打汨罗江边过,看见屈原,就好奇的停下船问:「你不是楚国的臣子吗?怎么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这边呢?」 屈原望望渔夫,叹口气的将他被赶了出来的事说给渔夫听,老渔夫劝屈原像他一样隐居起来,不要再管国家的事,但是屈原不愿如此。独自徘徊在江边的屈原眼看自己既不能报效国家,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,就悲痛的抱起大石头,往汨罗江一跳。忧国的屈原从此永远离开了人世间。这一天!正是农历五月五日。 附近居民听说屈原投江,赶忙划船来营救,可惜太迟了。他们只有敲锣打鼓吓走鱼群。又用竹筒装米放入江中喂饱鱼虾,这样鱼虾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。人们都非常敬重屈原爱国的精神,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,都要去河边纪念他。当年划船敲锣打鼓的作法,逐渐演变成今天端午节的划龙船比赛,竹筒装米也变成用竹叶包粽子的习俗了。 |
[00 |